持續專業發展 《 音樂創意教學工作坊》- 由理論到實踐
音樂創意教學工作坊,將帶領參加者從靈感出發,繼而走進教學現場,探索創意如何在課堂中運用。
課程內容:
1. 如何將創意融入音樂教學
- 即興與創作是分不開,透過音樂來發揮無限的小點子
- 探討教學模式,掌握最新知識
- 設計有趣的音樂活動,幫助導師克服挑戰並激發個人潛能
2. 將音樂創作有效地運用
- 如何營造歡樂、包容、人人可參與的音樂環境
- 透過音樂支持情緒表達與心理健康
- 平衡聆聽、演奏、創作與律動,照顧不同學習風格
- 培養學生的主動性與內在動機,建立長遠的音樂興趣
3. 課堂實戰技巧
- 創造安全、開放的空間,鼓勵自由創作
- 促進同儕互動與合作學習
- 課堂結構靈活但有目標,引導學生主動探索
- 接納並欣賞不同的音樂能力與背景,讓每位學生都被看見
參加對象:
- 現職幼稚園/小學/中學教師/音樂教育工作者(優先組別) 或
- 有意從事音樂教育的大學/大專學生 及
- 18歲以上人士
課堂詳情:
創意教學理論 (第一日)
上課日期:12月7日 (星期日)
上課時間:下午1:00-5:00 (4小時)
上課地點:羅鷹石慈慧音樂兒童中心
上課地址 : 長沙灣永康街79號創匯國際中心9D室
創意教學實踐 (第二日)
上課日期:12月14日 (星期日)
上課時間:下午2:00-5:00 (3小時)
上課地點:美孚社區會堂 – 九龍深水埗美荔道33號美孚政府綜合大樓二樓
報名及參與須知:
- 報名者必須於此 <報名表格> 內報名
- 出席者必須參與以上兩天的工作坊,方可獲得本會及ABRSM認可的出席證書
- 課程費用:全免
- 行政費用:100港元 (所有獲取錄者均需繳交)
- 課程會以英語及粵語進行
- 截止報名日期:2025年11月16日
如有查詢,可致電 (852) 9263 9373 鄧姑娘
講者
龐倩渝女士是香港資深音樂教育工作者及藝術推廣者,擁有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碩士學位,現正修讀倫敦國王學院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碩士課程。她早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,主修鋼琴及音樂教學,隨後遠赴法國巴黎高等音樂師範學院繼續深造。
龐女士於2013年創立音樂兒童基金會,為弱勢兒童提供免費音樂教育,並於2015年推出音樂搖籃計劃,專注幼兒音樂啟蒙。她的工作涵蓋幼兒教育至進階教師培訓,並積極策劃融合現場音樂、多媒體及視覺藝術的創意音樂會及工作坊,致力拓展藝術教育的界限,啟發觀眾的感官與創意。
黃慧晶女士自2000年起任教於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,專注培訓幼兒、小學及中學音樂教師。她於2001年創立香港教育大學手鈴隊,並自2009年起擔任「師.鈴」音樂總監,曾多次代表香港出席國際音樂教育研討會及手鈴大會,包括意大利、日本等地,推動文化交流。
她積極推廣音樂教育,經常主持手鈴音樂會、親子工作坊及教師培訓課程,近年專注編寫幼兒、小學及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音樂教材。黃氏現為香港奧福音樂協會候任會長、創會成員及前任會長(2014–2017),亦曾任香港達克羅士協會副會長(2008–2019)。自2025年起,她出任兩間幼稚園的校董,持續推動本地音樂教育發展。
Michael O’Donnell 現居香港,擔任英國皇家音樂學院(ABRSM)香港及澳門區域發展主管及考官。他畢業於倫敦皇家音樂學院(主修長笛演奏),獲一級榮譽及演奏獎項。Michael 曾與英國多個主要樂團合作,包括 Philharmonia Orchestra、Royal Liverpoo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等,並於歐洲及亞洲舉行獨奏音樂會。
2003年移居香港後,他曾任香港小交響樂團及澳門樂團的首席長笛。Michael 積極參與音樂教育,教授長笛、主持大師班、室樂指導及擔任比賽評審。他曾任教於香港英國國際學校 Kellett School,並定期於香港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泰國及中國內地舉辦 ABRSM 教師培訓及研討會。
陳允祈女士早年於外地修讀鈴木鋼琴教學法與達克羅士教學法,現將兩者結合運用於音樂教育,希望藉此兩種教學概念引發學生的潛能及投入感。她亦致力推動全齡音樂學習,從幼兒到長者皆可透過音樂建立技巧、表達情緒、促進家庭互動與身心協調。擁有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碩士、美國註冊鈴木鋼琴教師資格及多項國際認證,現任音樂兒童基金會課程顧問、香港大學及保良局講師,並創辦「活到老 郁個腦」推廣長者音樂教育。她深信:音樂不分年齡,學習無界限。








